
振动频率是摆轮每小时摆动的次数。目前大部分机芯的振动频率为28800vhp/Hz。通常人们把数值超过28800的运动称为高频运动。振动频率越高,机芯所能指示的精度越高:振动频率28800机芯的指示精度为1/8秒,而振动频率36000机芯的指示精度可以达到1/10秒,这就是高频机芯的意义。但俗话说得好,得也有失,高振动频率付出的代价是更大的功耗和零件磨损率。为了在指示精度上达到最小的提升,整体能效比较低,这也是高频机芯没有普及的原因之一。虽然没能成为主流,但市场和玩家还是需要更准确的指令。在各大厂商“差异化”的竞争背景下,高频机芯的优势凸显。
高频运动PK,谁的表现最抢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加入高频阵营。或者他们“复活”历史上的高频机芯,或者用新技术研发现代高频机芯。下面我们就来盘点几款在售的高频机芯,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
正芳
A384、A385、A386
提起高频机芯,很多表兄弟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Zenith:自1969年El Primero的自动计时机芯开始,“高频”就深深影响了Zenith的产品布局。“El Primero”来自西班牙语,意思是“第一”。这不仅是Zenith的第一次,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将精度控制在1/10秒的自动计时机芯。搭载该机芯的A384、A385和A386腕表同年发布,近年来这些经典款又被重现和还原。
实时El Primero机芯和劳力士4030机芯
事实上,除了索尼,就连劳力士迪通拿也用过“魔变”版的El Primero机芯。1988年Daytona Ref.16520使用的Cal.4030机芯由El Primero机芯改装而来,劳力士通过降频等一系列改装改进了其动态存储。至此,Cal.4030成为最后一款外包的劳力士机芯,从此所有劳力士机芯都转为自产。
El Primero 40th周年限量版(型号:03.1969.469)
时间来到2009年,El Primero机芯发布40周年,品牌“复活”了沉寂多年的El Primero机芯。这款机芯的第一款现代款是El Primero 469,它还原了许多与历史机芯相同的细节,并为40周年限量版复刻腕表全面提升抛光。后来在El Primero 469的基础上推出了量产的El Primero 400机芯。
计时大师运动版
随着El Primero 400/469系列的成功测试,2019年最新一代El Primero 3600机芯的性能再次升级。机芯采用蓝钢导柱轮和硅擒纵机构,同时动力储存提升至60小时。目前El Primero 3600已经广泛装配新品。比如旗舰运动手表(型号:03.3100.3600/69。M3100)深受熊猫脸、陶瓷环等众多流行元素的喜爱。
浪琴
19.73牛机芯的追踪秒表
浪琴是最早推出高频机芯的品牌之一。早在1914年就推出了振动频率为36000的19.73N机芯。然后1916年19.73N的改进版将振动频率提高到36万次,计时精度提高到1/100秒。但这两个动作只用于专业体育赛事,并未量产。1966年的431运动真的是在民间广为人知。机芯直径25.6 mm,动态存储40小时,日历显示功能,性能达到同类机芯先进水平。
ULTRA-CHRON系列和Cal.431机芯
Cal.431机芯,直径25.6mm,动态存储40小时,日历显示功能。该机芯误差严格控制在2秒以内,高于瑞士官方天文台(COSC)的认证标准,性能处于同期同类机芯领先水平。浪琴将所有搭载Cal.431机芯的腕表归为“ULTRA-CHRON”系列,其特点是标注了nam
ULTRA-CHRON的产品范围很广,除了传统的正式手表,还包括运动款式,甚至潜水表。ULTRA-CHRON DIVER(型号:7970)用的是枕形表壳,也叫“鲍鱼壳”,很有年代感。此外,泡泡镜和棒手都体现了60年代手表的流行元素。
高频天文台表(型号:L2.836.4.52.9)
2022年,浪琴以Ref.7970为灵感,发布了高频精密天文台表。新品在基本延续原有设计的同时,内部搭载了一枚现代浪琴高频自动机芯:L836.6,由内而外完全镌刻。但作为2022年的产品,必然会有一些符合当代审美的调整:首先,新作取消了日历窗口,使得盘面更加整齐对称。轨距直径由41mm调整为43mm,符合当今大轨距直径的佩戴习惯;“鲍鱼壳”线条更长更圆,表冠不再嵌入表壳;材质面镜也由有机玻璃升级为蓝宝石。
底盖上刻有ULTRA-CHRON标志
L836.6的振动频率为36000,是品牌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次高频运动。机芯是ETA专门为浪琴研发制造的。它采用硅质游丝制成,具有52小时动态存储和日历显示功能。L836.6被日内瓦独立制表实验室TIMELAB认证为“Ultra Chronometer”,确保机芯能在8、23、38三种不同温度环境下连续15天保持6至-4秒的误差。
查帕德
长度U . C 8HF(型号:168554-3001)
与上世纪发展高频机芯的前两个品牌不同,肖邦高频机芯起步较晚,但技术实力不容小觑。2012年,该品牌公布了首款高频机芯Cal.01.06-L,同年组装在百片L.U.C 8HF概念腕表(型号:168554-3001)中。Cal.01.06-L机芯的振动频率高达57600,是常规振动频率28800的两倍。这意味着指示精度将提升至1/16秒,时间的划分将更加准确。
肖邦Cal.01.06-L机芯
Cal.01.06-L机芯厚度仅为4.95mm,为实现超高振动频率,机芯采用单晶硅材质的冲击销、擒纵叉和擒纵轮机构,大大降低了摩擦阻力。对于一款2012年的机芯来说,硅部件的使用无疑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传统高频机芯的动态存储时间普遍较短。Cal.01.06-L保持57600的超高振动频率,拥有60小时动态存储,不顾此失彼。此外,机芯还通过了瑞士官方天文台(COSC)的认证,可谓精工细作。
长度uc8hf电源控制(型号:168575-9001)
两年后的2014年,振动频率57600的第二款机芯Cal.01.09-L问世。与上一代相比,新机芯的钻数从24个增加到33个,并增加了动态存储显示功能,其他参数不变。这款机芯也仅适用于限量250枚的L.U.C 8HF动力控制腕表(型号:168575-9001)。
雪山傲翼系列Cadence 8HF(型号:298600-3005)
两种高频机芯都配有经典的L.U.C系列。其实肖邦手表真的很擅长正式风格的手表。但在如今运动钢表越来越受欢迎的市场环境下,品牌自然想分一杯羹。雪山之翼系列是肖邦近年来主打的运动款。该系列以80年代的圣莫里茨为原型,保留了一体式链带、8颗螺丝的表圈等元素。250块的雪山傲翼系列Cadence 8HF腕表(型号:298600-3005)采用Cal.01.12-C机芯,带有防止秒针振动的装置,中心摆采用钨合金,依然保持57600振动频率、60小动记忆、COSC天文台认证的特性。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表盘刻度进一步细化,以匹配高振动频率的运动。常规的雪山鹰刻度间隔为1秒。在这个有限的模型中,刻度间隔减少到1/4秒。
古董柏树手表,配有自动高频机芯
事实上,除了以上品牌,历史上的白质在高频机芯领域也颇有建树。966的Gyromatic HF机芯不仅使用了36000的振动频率,还通过了纳沙泰尔天文台的认证。这是首个获得认证的高频机芯。为了纪念Gyromatic HF机芯的非凡意义,GP在进入21世纪后,以Gyromatic HF机芯诞生的年份为名,推出了1966系列。该系列被定位为优雅的正式腕表。轻薄的表壳、微微弯曲的拱形表镜、简洁的表盘设计,无不彰显60年老款的专属特色。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代Chiiper Watch未能继续高频机芯的研发。现在还在制造高频机芯的品牌中,你觉得谁的表现最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