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表壳和表链一体化设计的手表受到玩家的欢迎。其特点是省略了耳或环结构,使腕表整体造型简洁动感。这种风格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鹦鹉螺和尊达设计的皇家橡木为代表。如今,在运动潮流和复古潮流的双重影响下,很多新品也采用了这种经典设计,包括萧邦2019年发布的“雪山傲翼”系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戴伯爵,女人戴萧邦”的说法就一直在手表圈流传。萧邦更适合“女装”的原因是手表多为经典款式,大量使用贵金属和镶钻工艺,奢华优雅。不过雪山傲翼系列的推出有望改变这种刻板印象。它不仅展现了强烈的运动风格,还采用创新的Lucent Steel A223材料(以下简称A223)制作表壳,使得表圈别具一格。
从品牌上看,A223是由萧邦和奥地利著名钢铁冶炼企业Voestalpine B hler共同研发的,名字取自维氏硬度值223,意思是比普通316L钢更坚固,耐磨性更强。A223的另一大特点是晶体结构均匀,能以独特的方式反射光线,光泽度甚至可与贵金属媲美。此外,低致敏性也是A223的优势,它具有手术级钢材的特性,亲肤不过敏。
《雪山之翼》虽然是2019年推出的新系列,但却凝聚了很多历史传承元素。一体式链带传承自20世纪80年代的圣莫里茨腕表。表圈上的八个直螺丝是该系列最具辨识度的特征,与历史作品一脉相承。雪山之翼由该品牌联合总裁兼创意总监卡罗琳舍弗勒(Caroline Scheufele)设计。在继承精髓的同时,对一些设计细节进行了调整,使之符合现代审美。比如手镯中间经过打磨,与两边的拉丝纹理形成对比,层次更加细腻丰富。
这种与太阳图案相似,但比常规太阳图案更广泛的纹理,也是雪山引以为傲的特征。它的官方名称是“亚历克冰川纹理”,据说灵感来自鹰眼虹膜。手表的另一个设计灵感来自“鹰”是指针,尤其是秒针的末端酷似一只猛禽的羽毛。
雪山奥鹰系列被低估的另一个原因是运动性能。目前该系列分为常规大三针、计时表、陀飞轮三大功能类别,均通过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其中,搭载陀飞轮的L.U.C 96- 24L机芯由专利“Twin”双发条盒驱动,拥有65小时动力储存。陀飞轮保持经典机芯厚度不变,还能实现秒停功能。
长度U.C 96- 24L机芯
长度U.C 96- 24L机芯材质为珍珠陀,有日内瓦纹和鱼鳞纹两种抛光纹理。螺丝孔和宝石孔的倒角抛光。作为目前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天文台认证和日内瓦印记的陀飞轮机芯,体现了萧邦在高级制表领域的绝对实力。
高频运动模型(左)和传统模型
在三针机型中,有一款限定高振动频率机芯机型(型号:298600-3005),使用了57600vph的超高振动频率,比较少见。不过这款并没有使用A223材质,而是选择了钛来制作表壳。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表盘刻度进一步细化,以匹配高振动频率的运动。常规的雪山之鹰刻度间隔为1秒,而在搭载01.12-C机芯的限量款中,刻度间隔进一步缩减至1/4秒。
其实高频机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目前大部分高频机芯都是36000vph(也就是5hz,表示精度是1/10秒)。但萧邦01.12-C机芯的振动频率达到了超高的57600 vph(8hz),是主流机芯(28800vph)的两倍,这意味着指示精度将提升至1/16秒,时间划分更加精确。佩戴者仅凭肉眼几乎察觉不到秒针行走的挫败感,指针运行流畅。
诚然,高振频机芯并不完美,它需要承受的代价是更大的功耗和磨损,直观的体现在一般更短的动态存放时间。所以主流机芯的振动频率是28800vph,这是经过长期实践的性能与实用性权衡的最佳方案。萧邦01.12-C机芯保持57600vph的振动频率,拥有60小时的动态存储,可以说是一款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振动频率机芯。
萧邦01.12-C乐章
萧邦01.12-C机芯厚度仅为4.95mm,配备硅擒纵机构和KIF减震器。这个机芯有防止秒针晃动的装置,中心摆锤由钨合金制成。机芯还通过了瑞士官方天文台(COSC)的认证,在高振动频率的加持下,可以说是精密与精密并存。
总结:承袭自圣莫里茨的表壳设计,以鹰为灵感的表盘纹理和指针造型,以及专属的A223精钢,是萧邦雪山傲翼系列的亮点。机芯方面,无论是基本功能还是复杂功能,整套系统都是经过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的。日内瓦印记的“珍珠陀”陀飞轮机芯和限量版的57600vph高振动频率机芯,几乎是同级别产品中的“顶配”。因此,有理由认为雪山傲翼系列目前的市场表现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