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表时代资讯】小时候只从父母口中见过大名鼎鼎的瑞士表,但如今的商场里到处都是各种瑞士表的招牌。与大众的关注点不同,我更喜欢与瑞士手表竞争的国外品牌,比如今天要说的德国厂商3354朗格。
要说德国至少有100多个手表品牌,涵盖了从入门级到中端再到高端的所有产品。在地理上,德国位于瑞士北部,彼此是朋友和邻居。因此,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时钟技术交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德国手表和一个瑞士机芯的组合,但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量产的厂商只有朗格一家。
在瑞士,喜欢钟表的人对钟表博物馆并不陌生,La Chaux-de-Fonds无疑是藏品最多的展馆之一。德国也有这样的博物馆,那就是德累斯顿数学物理沙龙博物馆,它坐落在著名的茨温格宫,被誉为“萨克森的格林威治”。在这里可以看到德国早期的钟表技术,包括钟表和怀表,尤其是16世纪的活动娃娃钟,相当有特色,题材多样化,制作水平甚至超过瑞士。德国人喜欢发明怀表,手表的很多功能也来源于怀表。所以德国的高级手表也是很有科技含量的。现在,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1902年制造的兰格怀表,修复了五年才在世界上看到,还有兰格的标志性作品兰格1。
兰格是德国最大的手表品牌。除了知名度高,兰芝工厂的规模也不容小觑。精湛的制表工艺和品牌价值深受表迷喜爱。纵观目前的一线厂商,包括AP、PP、VC、宝玑都推出了不锈钢产品,而兰芝一直坚持只做贵金属手表。在我看来,贵金属手表更有收藏价值。另外,现在很多品牌在擒纵机构结构上使用了高科技材料,但是朗格仍然使用传统材料。从过去几百年的经验来看,有几百年历史的手表,今天依然可以走得很好。硅有其先天优势,但脆性的弱点同样突出,所以兰格不会采用。
在腕表中,我只爱计时表,因为它比陀飞轮和万年历更难制作,尤其是高级手动上弦计时机芯最能展现制表工艺。早期最著名的计时码表是Lemania,Venus和Valjoux,现在是Lange的计时码表。瑞士的计时机芯结构几乎一样,齿轮系的排列也几乎一样。区别只是擒纵结构的微调方式,而德国的机芯结构差别很大。兰格是这方面的先驱。1999年,它制造了一款具有30分钟计时功能和向前跳跃功能的手表。
一般来说,有两种方法可以移动计时码表的小表盘。一种是秒针移动一次,记分板指针慢移一格,另一种是秒针到58秒时,记分板指针慢移一格。兰格率先提出了向前跳的方法来快速跳到位。PP直到十一年后才使用这个功能,GP在2013年才第一次采用。跳法看似简单,实则结构极其复杂。它由几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定位弹簧、起跳凸涡卷齿轮、涡卷轮轴和两根红宝石天线。结构独特。目前只有三个品牌在使用这项技术。
兰格1815年的计时30分钟计时分针可以瞬间快速弹到位,这是最早出现在腕表中的功能。1815计时码表没有大日期功能,表盘布局更简单,计时码表表盘略向下的设计也不同于一般的设计,而玫瑰金表盘和黑色表盘是近年来最流行的组合,并且它有测量脉搏的刻度。只需启动计时功能,测量脉搏30次并停止秒针,就可以得到心跳脉搏一分钟的跳动次数。此外,还有反激归零的功能,可以用来连续测量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花费的值。
A.LangeSohne机芯在轮摆桥板上有手工雕刻的图案。这种手法源自捷克精雕工艺,可以增加品牌价值。
815搭载L951.0机芯,振动频率18000次。选用宝玑双层游丝,使平衡摆轮等时性好,各个方向误差值小。特别是在第四轮旁边安装了偏心螺丝微调机构,调节第四轮与传动轮的间隙,使大秒针不会晃动。此外还配有鹅颈微调装置和螺旋摆轮摆,轮摆的桥板上有手工雕刻的花纹。目前,工厂有6名专职雕刻技师,雕刻的图案全部由人工完成。
独立制表师菲利普杜福尔曾说过,A. Langeshne的计时腕表是最好的腕表。除了德国的制表工艺与瑞士不同,大师最欣赏的是机芯的精致打磨和装饰。除了品牌和型号,机芯无疑是表迷选择手表的重要选择。在手表市场为数不多的外部厂商中,朗格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厂商之一。无论是制表工艺还是机芯设计,都堪称业内一流,这对钟表行业来说是好事。毕竟人们喜欢百花齐放,而不是一家独大。这里就不细说这个行业垄断的弊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