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表时报资讯】对腕表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在上个世纪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品牌厂商之间非常喜欢参加一些认证或测试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其中,瑞士纳沙泰尔天文台(Neuchatel Neuchatel Observatory test)就是代表之一。当时排名被大量瑞士本土品牌垄断。直到1968年,精工以石英表加入测试,彻底阻止了瑞士品牌的垄断。
其实早在1963年,精工就已经参加了测试,只是当时的成绩并不理想:——排在第144名和第153名。精工再重整旗鼓的时候,拿到了第二第四第八的好成绩。事实上,精工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对石英表和传奇系列"Grand Seiko"的独特见解。
精工于1960年推出的Grand seiko系列,以“普通的最高水平”为设计理念,制定了比瑞士更为严苛的精度要求。第一代GS采用自主研发的手动上弦机芯Cal.3180,表壳80微米厚,镀金,是当年精工制作的最高级手表。
Grand seiko可以说是精工的高端产品,凡是有资格在表盘上印“GS”logo的,无疑都是极品中的极品。无论是表壳上的指针和时标,还是表耳和表盘,多层次的切面让人感受到精致的制表态度,今年上市的SBGH043也是如此。表壳的造型采用了Grand Seiko一贯的设计。一体成型的表耳沿表圈划出圆润弧度,经过复杂的切面处理,亮雾面打磨交错,质感极佳。
钛的特性不外乎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低密度条件也使得重量大大减轻。精工独家“白钛”材质,以专利加工技术进一步增强钛合金的耐磨性;色泽鲜艳,乍一看类似不锈钢,其实是更高级的金属材料。SBGH043的表壳和表带是白钛材质,所以在搭配过程中会感觉很轻。
大精工细节也很精致,尤其是指针和时标。如果拿起手表从侧面看,即使时间刻度很细,也能清晰地看到它的柱状结构。指针是大精工的一大特色。采用30度斜切面装饰,在光线下体现立体质感,塑造表盘上的光影对比。这款SBGH043腕式表盘可显示时、分、秒和日期。细长的蓝钢中央秒针与外围刻度几乎零距离,让人一眼就能读懂。
日本岩手县岸本配备的工坊制作的9S85机芯,结合半导体技术、微电脑电铸技术、纳米技术,摆轮振动频率高达每小时36000次,每秒摆动10次。精工的机芯虽然2009年就出来了,但是没有高质量的加工零件,不可能达到36000转的动能。正是因为如此高振动频率的机芯,使得手表每天的精度达到了5到-3秒,丝毫不逊色于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的6到-4秒的标准。
Grand Seiko SBGH043,钛白金表壳,旋入式表冠,直径40mm,时、分、秒及日期显示,9S85自动上链机芯,储电55小时,蓝宝石水晶玻璃镜面,旋入式透明底盖,防水100m,白钛表带,参考价新台币21.5万元(约合人民币463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