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类型陀飞轮腕表赏析(使用陀飞轮技术的手表有哪些)-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四大类型陀飞轮腕表赏析(使用陀飞轮技术的手表有哪些)
2022-08-24 11:48

【宾爵腕表品鉴】由于三月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没有时间去参观瑞士巴塞尔钟表展,感到很遗憾。但是现在信息渠道很发达,我特别关注这次盛会。由于本人对陀飞轮技术情有独钟,最近得到了本次展会多个品牌推出的陀飞轮新品信息,立即进行了调研。这篇文章将与你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基本概念

陀飞轮这项技术已经存在了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宝玑大师发明它的现实意义没有那么重要,但是陀飞轮的艺术表现力是无与伦比的。看各个学校推出的陀飞轮,第一印象就是“美”字,如何“美”是每个学校都要思考的。比如陀飞轮手表变得越来越薄越来越透明,转的越来越快,能翻的筋斗越来越多。

结构类型

通过对2018年巴展各品牌推出的陀飞轮的分析,我认为可以分为四种:

1.超薄自动陀飞轮——代表品牌宝玑和宝格丽,两款陀飞轮机芯在“薄”的技术上有所突破,尤其保留了自动上弦功能;

2.逆跳时间显示陀飞轮——代表品牌宝珀和海瑞温斯顿,其推出的两款陀飞轮腕表均采用逆跳时间显示模式;

3.复杂功能陀飞轮——代表品牌豪雅和肖邦,两款陀飞轮腕表都配备了相对复杂的功能,如计时功能和万年历;

4.特殊的速度控制系统——当它代表品牌Zenith时,这个品牌推出了改进版的零重力速度控制系统。虽然严格来说不能算是陀飞轮结构,但设计的初衷和陀飞轮是一样的。

宝玑超薄自动上弦陀飞轮腕表

2018年,宝玑推出经典复杂系列首款大明火珐琅表盘陀飞轮腕表。

附图-宝玑经典系列超薄自动上弦陀飞轮5367腕表

外观设计特征

1.大型明火白色珐琅表盘,宝玑数字表盘环衬托中心(近11点),蓝钢宝玑分针;

2.这款手表直径42mm,厚度7.45mm,采用Cal.581机芯,振动频率每小时28800次,动力储备80小时;

3.5点宝玑陀飞轮。

机芯的设计特点

1.这款陀飞轮的调速机构采用非夹紧式游丝系统,配有四个可调螺丝。技术特征是摆轮设计有四个凹槽,凹槽内镶有四个金螺丝,可以调节手表的计时精度;

2.为了使陀飞轮的结构尽可能薄,会采取非常规措施——传动部分采用外齿圈获得动力输入(左上角是动力输入轮与外齿圈连接的地方),省去了原来的第二齿轮轴,而第二轮片采用内齿圈与擒纵齿轮轴连接,这样设计可以压缩陀飞轮框架的厚度;

3.采用MEMS加工工艺制造的白色硅游丝和蓝色硅擒纵轮相当抢眼。

附图-宝玑薄型经典同轴陀飞轮

宝丽来超薄自动上弦陀飞轮腕表

宝格丽推出OCTO  FINISSIMO超薄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总厚度3.95mm,创下宝格丽第四项世界纪录。

附图-宝格丽OCTO菲尼西莫超薄自动上弦陀飞轮腕表

外观设计特征

1.这款腕表采用机芯BVL  288自动上弦空心机芯,并配有一个飞行同轴陀飞轮,中心带分针显示。机芯厚度1.95mm,动力储备52小时。

2.这款手表直径42mm,厚度3.95mm,表壳采用钛合金材质,喷砂处理;

3.手表背面的窗口采用了罗马卡莫蒂大道精品店大门的造型。

机芯的设计特点

1.这款机芯的厚度只有1.95mm厚,对于设计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基本设计思想是对盒轮、陀飞轮和几个主传动轮采用高精度微型球轴承,取消传统上下宝石轴承的控制。你可以看到盒轮的中心是一个固定滚珠轴承的螺丝。

2.陀飞轮的薄型结构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宝玑陀飞轮。陀飞轮的左侧有一个动力输入轮与陀飞轮的外齿圈连接输入动力,陀飞轮的整体框架固定在一个相对较大较薄的滚珠轴承上作为支撑;

3.这款陀飞轮的调速机构采用八重可调的非夹紧游丝系统。技术特征是摆轮设计有八个缺口配重,均匀分布在摆轮上,用专用工具调整手表的计时精度,并且是固定外桩的方式;

附图-宝格丽OCTO  FINISSIMO超薄自动上弦陀飞轮机芯的前视图

4.这款机芯加入了自动上链功能,在不增加机芯厚度的情况下,在背板路边缘可以看到自动上链机构。机芯正面右下部分的齿轮系属于自动链轮系统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在机芯背面的右上部分;

5.背面的机芯外缘是自动表盘,有两种颜色——白色是铂金材质,黑色是铝合金材质。这种设定可以产生重量差,形成大惯性自动给机芯上发条;

6.压边辊的控制是最关键的。从机芯正面可以看到,在机芯外缘附近均匀布置了三个较小的滚珠,用于控制压边辊的径向和轴向。机芯9点钟位置的轴承应可摆动,以便于组装。

随附宝格丽OCTO  FINISSIMO超薄自动上弦陀飞轮机芯的后视图

海文斯顿延时立体声陀飞轮手表

海瑞温斯顿于2018年推出了史诗级陀飞轮9号腕表。这款腕表搭载三轴陀飞轮,时间显示通过时针和分针的反跳实现。

图片-海瑞温斯顿史诗陀飞轮9号腕表

外观设计特征

1.手表外径46.5mm,厚度20.84mm,采用拱形双面增透镀膜蓝宝石水晶玻璃作为表镜;

2.表盘采用透明设计模式,2点为反跳分针,11点为反跳时针;

3.手表的表冠设计灵感来源于纽约第五大道海瑞温斯顿旗舰店的大拱门;

4.8: 30设置储电显示指针,显示区域由宽到窄呈扇形,白色到红色区域表示能量所剩无几,需要手动上发条补充能量;

5.6点是三轴陀飞轮,尺寸达到20.5mm.

机芯的设计特点

1.这款腕表搭载HW4504机芯,零件数量为408个,三轴陀飞轮由117个零件组成。它的框架由钛合金制成,重量轻,耐用,不受磁场影响,但极难加工。陀飞轮的内框每45秒旋转一次,中框每75秒旋转一次,外框每300秒旋转一次,调速系统的摆动频率为每小时21600次。

2.逆跳分针是一种流行的时间显示方法。从反跳分针位于2点、反跳时针位于11点的透明区域,可以看到为实现反跳功能而设置的轮系和杠杆弹簧。其中,在两个反跳指针的正下方可以看到两个扇形齿轮(这些齿轮属于非圆完整齿轮,但根据设计要求有一部分是截取的)。这种形状的齿轮通常用于反跳功能机构。

宝珀的飞陀飞轮手表在向后跳的时候。

2018年,宝珀在原有飞陀飞轮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瞬时跳时和反跳分钟功能,成就了Villeret经典系列跳时和反跳分钟飞陀飞轮腕表,其中陀飞轮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使其宛如漂浮在空中。

附图-宝珀Villeret经典系列跳时逆跳分钟飞行陀飞轮腕表

外观设计特征

1.手表外径42mm,12点为飞行偏心陀飞轮,6点为逆跳分针显示,手表左上方为数字跳时功能;

2.采用传统珐琅填充工艺,打造大明火经典珐琅表盘。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在金色的底盘上制造出一个微小的空间,然后用手在表盘上涂上几层珐琅,放入8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火中煅烧,最后完成小时显示窗的镜面和陀飞轮窗的外缘。

机芯的设计特点

1.这款机芯的12点位置采用了宝珀经典的偏心飞陀飞轮,其中最抢眼的是深灰色的摆轮。记住制造材料是钛合金,外缘四个弧形槽上镶有四个金螺丝,表示采用无卡调速系统;

2.陀飞轮的新变化是框架下支撑部分的夹板完全镂空。仔细观察会发现几条细长的光束。这种设计旨在让陀飞轮拥有更悬浮的视觉体验;

3.从机芯背面,你可以欣赏到著名的宝珀轮和雕刻图案装饰的动力储存显示面板的美丽。

图-宝珀偏心飞陀飞轮

肖邦高复杂功能陀飞轮手表

肖邦L.U.C一体化腕表融合了杰出的14项复杂功能,在表盘两侧和底部清晰显示万年历显示和完整的天文月相显示,以及精致的陀飞轮。此外,这款腕表有7天的动力储备。

附图-肖邦L.U.C高复杂功能一体化腕表

外观设计特征

1.手表外径46mm,厚度18.5mm,表壳采用抛光缎面抛光表面纹理,表底所有标志均为手工雕刻;

2.纯金打造的表盘,刻上精致的装饰图案,再进行电镀上色,灰蓝色搭配铂金,灰绿色与18K玫瑰金大胆组合;

3.表盘12点位置设置大视窗日历,3点位置设置月历加闰年显示,9点位置设置周历加24点显示,形成万年历,与6点位置的陀飞轮搭配。在手表背面,时间方程、动力储存、日出日落时间显示设置在顶部,天文月相显示设置在底部。这种月相显示已经成为L.U.C系列标志性的制表特色。

机芯的设计特点

1.肖邦的手动上弦机芯编号为L.U.C  05.01-L,直径33mm,厚度11.75mm,共有516个零件,42个宝石轴承,振动频率28800次/小时;

2.采用Quattro专利技术——四个弹簧箱串联的一级驱动系统,可提供七天链约170小时;

3.12点采用大日历双盘平行结构——左手十位盘为八个数字对应字盘下八个齿的齿轮,右手一位盘为十个数字对应字盘下十个齿的齿轮,两个字盘中间的多层程序齿轮负责控制两个字盘换号, 从而显示当天的准确日期,然后通过日历的轮系驱动周历、月历和闰年显示;

4.肖邦极具特色的经典陀飞轮设置在6点位置,它的支撑夹板和陀飞轮框架的顶部夹板都很有辨识度。特别是无卡配重轮采用了肖邦专利的嵌入式可调配重技术(其他品牌配重轮的可调配重都是凸出的);

附图-具有高度复杂功能的肖邦L.U.C一体化腕表机芯的前视图

5.除了动力储存显示,机芯背面的功能都属于天文范畴,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天文月相显示。该功能采用两层齿轮盘,下层装有两个代表月亮的齿轮盘,上层装有一个带星图的月相显示齿轮盘。通过齿轮系统传动比的计算,星图的位置可以对应月相的显示状态。

随附肖邦L.U.C高复杂功能一体式腕表机芯的后视图

附图-肖邦L.U.C一体化高复杂功能腕表机芯天文月相图

实时零重力调速系统手表

理石最新推出的Defy  Zero  G腕表,在品牌最擅长的高频机芯中,搭载了多年前发明的专利装置——Zero  G调速系统,也就是所谓的“陀螺仪”装置。虽然这个装置在结构上不属于陀飞轮的范畴,但它的设计理念与陀飞轮基本相同,都是让机械表的核心——调速系统动起来,理论上有效抵消重力。

照片-天顶藐视零重力手表

外观设计特征

1.手表外径44mm,厚度14.85mm,没有传统表盘,采用镂空设计;

2.12点分针显示,9点为小秒针,2点为动力储备显示,6点为零重力速度控制系统;

3.指针和时标为镀铑刻面,采用Super-Luminova  SLNC1超级荧光漆处理。

机芯的设计特点

1.真力时手动上弦机芯编号为El  Primero  8812 S,直径38.5mm,厚度7.85mm,零件总数为324个。零重力调速装置零件数为139个,宝石轴承41个。振动频率每小时36000次,超过50小时的动力储备;

2.与第一代相比,天顶的第二代零重力调速装置主要不同:

首先,二代器件的体积是一代器件的30%。整体体积小的优点是消除了一代装置的“水晶泡”,调速装置可以在前后普通手表(一般是平的或者有一定弧度的)之间翻转而不受影响。

其次,通过我对第一代和第二代零重力调速装置的结构分析(由于缺乏更多细节,只能从现有图片中获取信息),第二代装置之所以变小,是因为从第一代的二维旋转框架缩减为一维旋转框架。仔细看看这两款设备的明显特征。从设计上看,第一代应该是比较完善的设计方案。原因是可以达到所谓的万能效果(可以看看航海钟),但是结构太复杂;第二代的诞生是为了降低设计和生产的难度。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两代带零重力调速装置的手表可以放在一起测试,会更有说服力,哪个方案更实用。

附图——真动力第一代零重力速度控制装置

标签

2018年,陀飞轮博览会依然有很多知名品牌推出的陀飞轮手表。我选择并决定写这些感觉创新的手表。陀飞轮中的这项技术每年都会被各个品牌展示,无论是知名品牌还是新兴的独立制表品牌。这说明陀飞轮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只不过需要对这种存在了几百年的“老”技术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我个人也在研发一款全新的具有自我挑战的陀飞轮机械表,这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