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蓝狮机芯区别-宾爵手表官方网站

既是腕表,更是珠宝

瑞士手表
冠蓝狮机芯区别
2021-02-25 16:13

硬核,解读冠蓝狮(Grand Seiko)“最强”机芯 。1960年,精工率先推出高端系列,大精工。到2020年,就是大精工60周年了。为了60周年纪念,皇冠蓝狮(精工GS)最近推出了多种60周年纪念款式。包括历史复制品、珠宝手表、正式手表、潜水表等限量款。并推出全新9SA5自动上弦机芯,用于大精工60周年限量版表。

大精工60周年限量上市)60

大精工新推出的9SA5机芯在技术和装饰上都实现了日本先进制表工艺的突破,在自动机芯(指自动三针机芯,不含复杂功能机芯)上达到了日本先进制表工艺的新高度。此外,9SA5机芯还采用了新的擒纵机构,官方名称为“双冲击擒纵系统”。虽然有很多媒体报道过这个运动,但是没有进一步的解读,尤其是9SA5的新擒纵。所以,我想说一说这个代表了当今日本制表业最高水平的运动。首先,从逃避开始,我会尽量让技术问题通俗易懂。

大精工)9SA5机芯,全新双冲击擒纵机构。

皇冠蓝狮,双冲击擒纵,有什么厉害的?

可以说,世界上99%的机械表,从天梭浪琴到劳力士百达翡丽,都使用相同的擒纵机构,称为“杠杆擒纵”(也称瑞士杠杆擒纵)。天梭和百达翡丽都有相同的“杠杆擒纵”总体结构。

机械表中最常见的杠杆擒纵机构,从天梭到百达翡丽,最著名的手表都使用杠杆擒纵机构。图为劳力士3235机芯的杠杆擒纵机构。

其余1%的机械表不使用“杠杆擒纵机构”,包括“欧米茄同轴擒纵机构”、“奥德马斯皮格特专属擒纵机构”和“皇冠蓝狮双冲击擒纵系统”。欧米茄、奥德马斯皮格特和蓝狮这三个擒纵机构,虽然各有名称,机构外观也有一些不同,但原理和历史渊源是相同的。所以有人说皇冠蓝狮的“双冲击擒纵机构”类似欧米茄的“同轴擒纵机构”,是正确的。(PS。这里我说99%和1%只是一个比喻。同时,除了这些擒纵机构外,还有一些非常罕见的特殊擒纵机构,如FPJ的双轴擒纵机构、雅典的双向擒纵机构等。

欧米茄新款8900/8800机芯有同轴擒纵机构(一),皇冠和蓝狮有双冲击擒纵机构(二)。都是“同类生物”。

“杠杆擒纵”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很长的“叉”擒纵叉。蓝狮的“双冲击擒纵机构”是擒纵叉,但它是“水平”的,靠近擒纵轮(欧米茄和奥德马斯皮格特也一样)。不同的结构给这两种擒纵机构带来不同的工作模式。

杠杆擒纵机构:平衡轮的圆盘叉瓦驱动擒纵叉,擒纵叉又驱动擒纵轮。平衡叉鞋逃生叉逃生轮。

双冲击擒纵机构:摆轮的圆盘叉瓦直接驱动擒纵轮,擒纵叉只起锁定作用(因为整个擒纵机构靠近擒纵轮,摆轮的叉瓦可以直接驱动擒纵轮)。平衡叉鞋擒纵轮。

上图为杠杆擒纵机构(左)与奥德马斯皮格特独家擒纵机构(右)的传动对比。杠杆擒纵机构需要两个传动步骤(在两个箭头处),而奥德马斯皮格特的专属擒纵机构只需要一个步骤(在一个箭头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双冲击擒纵机构(包括欧米茄和奥德马斯皮格特)的动力直接在摆轮和擒纵轮之间传递,跳过擒纵叉,这样动力传递路径更短,动力损失更小。皇冠蓝狮的“双冲击擒纵机构”、欧米茄同轴擒纵机构和奥德马斯皮格特专属擒纵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奥德马斯皮格特的专属擒纵机构(一)和皇冠与蓝狮的双冲击擒纵机构(二)也是“类似生物”。

1.动力传递效率更高。“双冲击擒纵机构”的动力传递效率为52%(包括欧米茄和奥德马斯皮格特的同类擒纵机构),而“杠杆擒纵机构”的效率为35%(该数据来自奥德马斯皮格特擒纵机构的研究数据)。

2.双冲击擒纵机构(包括Omega同轴擒纵机构和Audemars  Piguet独家擒纵机构),擒纵叉只起锁定作用,擒纵叉和擒纵轮的齿可以做得很尖(杠杆擒纵会更方),从而减小擒纵叉齿和擒纵轮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行程,减小摩擦力。根据数据表,杠杆擒纵机构的摩擦行程为0.4 mm,而双冲击擒纵机构(包括欧米茄和奥德马斯皮格特)可以将摩擦行程减小到0.05 mm,这就是欧米茄为什么说同轴擒纵机构可以减少对润滑油的依赖(指擒纵机构)。

上图是杠杆擒纵机构(左)和奥德马斯皮格特独家擒纵机构(右)的摩擦力对比。可以看出,杠杆擒纵摩擦行程更长(0.4毫米),而奥德马斯皮格特的独家擒纵摩擦行程更短(0.05毫米)。

性能卓越,但为什么很少使用?

大精工的“双脉冲擒纵”,欧米茄的“同轴擒纵”,奥德马斯皮格特的“专属擒纵”,都有着相同的“祖先”,而逃离天文台/罗宾(Robin的逃亡,生于1791年,是对逃离天文台的改进)。这种擒纵性能确实有优势,但问题在于结构复杂(蓝狮、欧米茄、奥德马斯皮格特的历史和技术来源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但设计不同)。

历史上的“罗宾擒纵机构”,包括欧米茄同轴擒纵机构、皇冠和蓝狮双冲击擒纵机构以及奥德马斯皮格特独家擒纵机构,都是从“罗宾擒纵机构”的原理发展而来的。

历史上罗宾的擒纵是因为抗震能力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难自启动(在我印象中需要外力驱动,但用齿轮很难驱动)。“杠杆擒纵”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最终称霸全国直至今日。大部分,比如说99%,市面上的机械表都是用“杠杆擒纵”。虽然它的性能不是最高的,但它是一路上最可靠的。

大精工常规系列使用的杠杆擒纵机构、发条、摆轮、游丝。可以看出新9SA5机芯和他们不一样。

通过现代制表技术,解决了技术难题。目前,大精工的“双脉冲擒纵器”和奥德马斯皮格特的“专属擒纵器”都是小规模应用在特定的腕表上(奥德马斯计时表和其他几款腕表是奥德马斯皮格特使用的,而不是皇家橡树等。),欧米茄的“同轴擒纵机构”广泛应用于所有欧米茄手表上。但是老玩家都知道欧米茄的同轴擒纵器经历了2500,2500C,2500D,8500,8900/8800。从1999年到今天,经过20多年几代的演变,性能可靠、稳定、卓越的欧米茄8系、9系机芯应运而生。大精工在新款9SA5机芯上使用了全新的“双脉冲擒纵机构”。我认为,一方面是手表技术的发现、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和展示。

大精工60周年限量版和9SA5机芯。

皇冠蓝狮9SA5动作其他主要技术。

除了最重量级的“双脉冲擒纵”,大精工(9SA5)机芯还采用了多种技术。

大精工(Grand  Seiko)9SA5机芯采用全新的非夹紧式配重,对摆轮进行微调。摆轮边缘在摆轮微调配重处向内凹陷,配重包裹在摆轮内部,有助于减小摆轮的空气阻力。这种无夹重微调摆轮的设计也用在了著名的瑞士手表上,比如宝玑。

大精工的9sa5机芯)9SA5采用非夹紧式配重,可微调摆轮并上紧游丝。

大精工(9SA5)机芯使用末端缠绕游丝。在末端缠绕游丝(也叫宝玑游丝,因为是宝玑发明的)就是把游丝的末端向上提起,然后固定在游丝的外绒上。游丝端部的向上提升,总体上增加了游丝的立体感,并通过端部的缠绕形状将游丝的重心保持在中心位置,有利于防止游丝重心偏移,方便行走(一般游丝容易偏移)。在瑞士手表

大精工)9SA5机芯厚度进一步缩小。

大精工)9SA5机芯,每小时36000摆,80小时动力。在高频的同时,保持长功率。主要原因是9SA5机芯采用了新的系列枪管,也减少了机芯的厚度。9SA5机芯尺寸为31毫米,厚度为5.18毫米。蓝狮使用的9S85机芯,28.4mm,5.99mm厚。

大精工)9SA5机芯

劳力士3235机芯

欧米茄8900机芯

在机芯板和装饰上,9SA5机芯也改变了之前大精工机芯的风格,采用了更为独立的机芯夹板和交叉平衡夹板。多使用宝石轴承和烤蓝螺丝(47颗宝石轴承)。并使用巨大的镂空自动陀。9SA5机芯的设计和装饰风格与瑞士表机芯完全一致。目前,大精工新款9SA5机芯仅在大精工60周年限量版腕表上使用,限量100只。公开价格33.8万。之前看到有人说,为什么手表大精工的公开价格那么高?正是因为它使用的9SA5机芯不是普通机芯。